報名請連結網址: https://forms.gle/4L65xhmNY4otSkgm7
- 活動地區:軍艦岩、丹鳳山
- 活動日期:114年04月27日(週日)
- 集合時間:09:30
- 集合地點:捷運淡水線奇岩站1號出口
五.領隊:陳建志(測量系78級) 0918363592
六.攀登山岳:
丹鳳山,119m,北市基點No.13。
大師岩,137m,北市基點No.32。
湯守岩,190m,北市基點No.31。
八頭山,209m,北市基點No.30。
260公尺峰,242m,木柱。
軍艦岩,189m,北市鋼標基點No.481。
唭哩岸山,164m,聯勤測量隊三等三角點No.8201。
七.行程規劃:
捷運奇岩站→曉陽明社區→隆升岩床壺穴→黃金劇場→丹鳳山→弘法大師岩→台灣幸福石→丹鳳鐵塔→湯守岩→照明寺午餐→八頭山→260公尺峰→親山步道拓印台→軍艦岩→唭哩岸山→山頂操場→陽明交大校門→捷運石牌站解散。全程含午餐2小時約6〜7小時,路程約8.2km。
八.簡介:
1.軍艦岩,部分摘自維基百科「軍艦岩」詞條
從大屯山南峰(960m)往南延伸的稜線,經過磺溪山(281m)、軍艦岩(189m)、唭哩岸山(164m),尾稜直達奇岩公園與東華公園之間,已貼近唭哩岸站。
軍艦岩為單面山,位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正北方,自北側乍看如同艦首,因此得名。屬國立陽明大學校地,動植物生態豐富,常有生態團體在此導覽。
軍艦岩為2400萬至2200萬年前沈積的木山層,砂岩與頁岩層交錯,經長時間的海水沖刷而形成了現今的地形景觀。
登頂後可以遠觀北面的大屯火山群、東望五指山系,並可西眺觀音山、南瞰淡水河與基隆河蜿蜒穿越的台北盆地,360度的景致遼闊宜人。
而丹鳳山一路平緩好走,山頂景色美好,石壁上寫著大大的「丹鳳」,從北投附近即可遠望。
2.弘法大師紀念碑,摘自「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(0379)」。
弘法大師紀念碑上寫著娟秀的漢字及日文草書,這是一首和歌(短歌),字意如下:「遠望只見鄉里的草木和花,大師之山光輝閃耀。」
立碑者為「台北茶榮講」,可能是當時日本某個宗教團體。附近有不少刻著捐獻者姓名的石柱,都是日本人姓名。
弘法大師紀念碑旁的巨岩岩壁鑿出方型神龕。其下方有一長方形壁碑,從被塗抹的殘跡判斷,這座神龕的立碑年代可能是明治43年(1910年),供奉弘法大師。
弘法大師就是知名的空海和尚,他曾於西元九世紀初前往大唐取經,後來發明片假名文字,對於日本宗教及文化具有深遠影響。空海和尚圓寂後,日本天皇為表彰其貢獻,尊其為「弘法大師」。
這個巨岩的背面,有另一塊巨岩,岩壁也鑿出一座神龕,供奉不動明王,其下方有捐獻者立碑,年代為大正15年(1926年)。
百年前的日本人,在這巨岩嶙峋的林間,用石塊堆砌駁坎,整理出上下兩層的平臺,在巨岩壁面鑿出神龕,以祀奉弘法大師及不動明王。駁坎經歷歲月風霜,依舊堅固。上下平臺之間的石階完好如昔。石階旁兩塊刻著「奉獻」的石柱,一佇立,一傾倒。弘法大師紀念碑如今被遺忘於山林裡。
九.午餐:
於原名情人廟的照明寺外涼亭,有乾淨廁所可供梳洗,每人自備一份,集中共餐,飲水備足。
十.裝備:
郊山裝備,防滑的健走鞋、背包、遮陽帽、墨鏡、登山杖、水壺、餐具、防蚊液、毛巾、外套、雨具等。保險請自理。
十一.報名:
1.請向臺北成大校友會報名。
2.截止時間:4月25日(週五) 12:00。
十二.參考資料
1.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(0204) 北投.軍艦岩
http://www.tonyhuang39.com/tony0204.html
2.維基百科「軍艦岩」詞條
3.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(0379)
北投.丹鳳山.軍艦岩.弘法大師紀念碑
http://www.tonyhuang39.com/tony0379.html
4.臺北市北投區丹鳳山與軍艦岩特殊教學資源之調查研究

計畫路線圖(上進下出)
附錄
2.套疊臺北市最新版地形圖與航測影像
進入臺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https://www.historygis.udd.gov.taipei/urban/?id=B797A74B-3F4B-48CA-ABD5-180ED8ADF2AE ,點上方”圖層”鈕,選”上傳”,將.gpx檔載入, 即可瀏覽沿途1/1000地形圖與航測影像。若於”圖層”功能選”新增”,亦可套疊歷年來100多種圖資。若於手機進入前述系統,並開啟定位功能,即可隨時觀看所在位置之各種圖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