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名請連結網址: https://forms.gle/1oEsGf8SW34RiYiy8
一.活動日期:113年10月20日(週日)
二.健行路線:
園區除了高處的法鼓山文理學院的法喜、法印步道之外,第一、第二大樓附近及下方園區共有來迎觀音、臨溪朝山、生命園區、藥師古佛迴環、祈願朝山、法華公園、木棧、開山觀音等八條步道。
三.集合時間及地點:
1.08:10,國光客運臺北總站,1815A月臺,搭乘08:20班車。
2.08:30,市府轉運站,國光客運1815A月臺,班車約08:40抵達。
3.10:00,法鼓山第二大樓公車平臺。
四.領隊:高紹陞(水利系69級),手機0916288729。
●提醒︰參加本次活動請保持低調,佛門淨地,說話小聲,切勿喧嘩,行事謹慎,勿引人側目,路見師父要問候。勿穿鮮豔衣服、短褲、緊身褲之類,勿帶登山杖(一般不需要,特別年長者除外)。
五.交通說明:
1.搭乘國光客運
(1)國光客運1815A自「國光客運臺北車站」發車,經市府轉運站,上一號國道,在基隆交流道下接2號省道,經萬里、野柳、金山、金山青年活動中心,抵達法鼓山第二大樓的「公車平臺」(終點站)。全票134元,半票67元,不能用點數,請先確認悠遊卡剩餘金額足夠。
(2)務必搭乘「1815A」。「1815」班次較多,但只到金山,切勿搭乘。其他B~F等副線,亦勿搭乘。
(3)國光客運臺北車站1815A發車時間08:20(上一班06:20,下一班09:00)。
(4)國光客運臺北車站位置在「從臺北火車站東一門或北一門,沿市民大道的人行道向東(松山方向)走,約四十米,一棟不高不大的建築。或臺北車站M1出口與M2出口之間。」地址︰臺北市市民大道一段168號。
(5)自國光客運臺北車站至市府轉運站,行車時間約20分鐘。領隊在市府轉運站上車。
(6)整體行車時間約100分鐘,上車前先上廁所。
二.若自行開車,進入園區後右側有「大停車場」,停車之後,可沿車道向上步行至第二大樓公車平臺,或搭乘園區接駁公車。
六.行程說明:
1.人員到齊之後,先自由禮拜與參觀第一、第二大樓的大殿、副殿、開山紀念館、祈願觀音殿、多功能展示廳等。原則上不去第三大樓與法鼓文理學院,以免打擾清修。
2.11:20在第二大樓二樓的簡介館集合,觀賞簡介影片,約10分鐘。之後隨志工引導,走到四樓的第一齋堂,男、女眾座位分開,採自助式取餐,齋堂提供餐具,自備亦可。用齋後,依志工引導分類回收餐具、廚餘,欲捐贈者請自行隨喜,到座位區右前方空地集合。
3.齋飯後開始健行,園區內大部份步道可以走完,大部份景點可以到達,含休息約2.5~3小時。
4.園區開放時間:每日09:00~16:00。
5.1815A下午離園班車時間為14:45、15:15、15:45、16:20、17:20(末班車)。
6.健行完成後活動結束,可以︰
(1)搭乘1815A,返回臺北,走一號國道、麥帥公路,自基隆路下到平地,首站是聯合報,再沿忠孝東路到臺北總站。
(2)繼續在園區內禮拜、參觀或徜徉,16:00閉園,搭乘16:20班車離開。
(3)搭乘1815A或基隆客運828、829,到金山區公所,逛老街,享用美食。或換乘公車到基隆,碼頭吹風,廟口夜市走走。
七.文史介紹:
1.法鼓山是由東初老人創建的「中華佛教文化館」與「農禪寺」發展而來。
民國44年,東初老人於北投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,推動佛教文化弘法、開辦冬令救濟。60年帶領弟子於關渡平原整地開墾,64年一棟農舍落成啟用,東初老人以「禪修為主,務農為生」,將此處命名為「農禪寺」。
民國48年,退下戎裝的聖嚴法師來到中華文化館,在東初老人的座下二度出家。66年東初老人無疾坐化,囑聖嚴法師繼承法業,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、農禪寺住持,致力佛法弘化與禪修推廣工作。
由於信眾日增,為了要尋找一個具有長久性、安定性和未來性的道場建築用地,前後費時八年,卻苦無結果。直到民國78年,以不可思議的因緣覓得一塊得以深耕的福田寶地。聖嚴法師將金山的新道場命名為「法鼓山」,並為道場未來的建設勾勒出清晰的藍圖──發揮教育、文化、弘法的功能,為信眾提供一個修行佛法、淨化身心的良好環境,運用佛法來安定人心、安定社會。
2.「法鼓」二字語出《妙法蓮華經》:「惟願天人尊,轉無上法輪,擊於大法鼓,而吹大法螺,普雨大法雨,度無量眾生,我等咸歸請,當演深遠音」。法鼓山以「法鼓」為名,即希望以佛法的鼓聲,如暮鼓晨鐘般使聽不懂佛法的人能聽懂,使從未見佛法的人能看見,期待人人能夠得到佛、法、僧三寶的利益,人人沐浴在慈悲與智慧的法雨中,使人間社會成為健康、和平、和諧的樂土。
3.聖嚴法師說︰「走路即是環保,走路即有健康,走路就是修行。」在法鼓山的步道走路,不但是修行,更是親近自然的無上享受。
4.法鼓山官網 https://www.ddm.org.tw/
八.地理介紹:
1.法鼓山位在小觀音山(1,070m)、嵩山(989m)、竹子山(1098m)、竹子山(1,074m)向東北延伸的稜線(即金山與石門的行政區界)東側山麓上,山谷開口朝東南,面向金山、國聖灣、野柳一帶,右前方是氣勢宏偉的磺嘴山(911 m,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,屬生態保育區)。
2.法鼓山世界佛教園區配置由張國洋建築師規劃,呈現自然質樸的建築風格,法鼓山的建築摒除了傳統寺院建築的語彙,展現出一種自然、質樸、實用的美學風格。例如在外觀上採用大地色系,與自然景物協調一致,新穎獨特。山坡地保育甚佳,植被完整,樹林蓊鬱,竹林掩映,鳥飛蟲躍,自然生態豐富,景觀各異其趣,法印溪、曹源溪環抱園區,成Y字形,在三門旁匯流為龍溪,在磺溪入海口前匯入磺溪。
3.園區溪流整理全程採用生態工法,水土保持優秀,溪水清澈,淙淙溪聲,生命和諧。多數步道沿溪布設,其設計、建材、施工、維護均屬一流,在臺灣必屬最優等級,充分體現聖嚴法師「景觀就是人文的表現」理念。
4.步道長度均僅數十至數百米,多數寬敞平緩,環境與風景絕佳。本次活動堪稱年度經典,萬分精彩,敬請把握機會,一定要來。
九.午餐:法鼓山齋飯。不吃齋飯者,齋堂旁亦有簡餐、飲料區,自備麵包亦可,但勿吃葷食。可自備水果與點心,作為行進糧。飲水備足,有飲水機。
十.登山裝備:防滑的登山鞋或健走鞋、背包(有內骨架佳)、腰包、遮陽帽、袖套、墨鏡、保暖或防風外套、防滑手套、護膝、手杖、水壺(保溫瓶)、餐具、行動糧(水果或點心)、防蚊液、毛巾、陽傘、雨具(勿用簡易型)、備用衣服等。
十一.報名:
●提醒︰本次報名人數上限40人。若滿額,報名提前截止。
1.請在臺北市成大校友會報名網站上報名,填寫緊急聯絡人資訊。保險請自理。
2.報名截止時間:10月18日(週五) 12:00。
3.年長的學長與學姊,請定期健康檢查,確認無心、肺等疾病。
4.可以帶親友等,報名時所有參加者姓名都要列出,並註明關係,例如配偶、子女、同學、同事、鄰居……等,小孩請寫年齡或年級,目的是讓大家互相認識並熟悉。
5.帶家人或親友報名參加山野活動,應先評估其體力、裝備與經驗是否足夠,若適合才為其報名,並沿途照應。
6.所有的參加者,除了小孩或身分特殊需要保密之外,希望都能寫出手機號碼,便於領隊聯絡。
7.報名之後,要保持聯絡暢通,經常看「登山健行社群組」,持續接收最新活動資訊,特別是出發前兩日。如有疑問,請儘速聯絡領隊。
8.若天氣不佳,有可能順延,也可能取消,屆時視氣象預報再決定,請留意群組資訊。
十二.參考資料:
1.臺灣地理人文全覽圖,北島第01、02、06圖,上河文化
2.法鼓山步道之美
3.法鼓山 園區介紹
https://www.ddm.org.tw/default-fagushan/xmdoc?xsmsid=0K359565063711046420
4.法鼓山 園區介紹 步道與公園
5.法鼓山故事 聖嚴法師著
步道篇 走進人間淨土 步道、溪流與公園
https://ddc.shengyen.org/?doc=09-09-019&tree_id=j1_4935
http://www.book853.com/show.aspx?id=133&cid=38&page=18
6.三門還是山門 摘自法鼓山參訪寺院50問
https://fagushan.ddm.org.tw/xmdoc/cont?xsmsid=0K359565063711046420&sid=0L010705859949206028
7.金山海濱的心靈朝聖路 走進法鼓山 找一處自己的靜心角落
https://smiletaiwan.cw.com.tw/article/3331
8.法鼓山之行 登山補給站
https://www.keepon.com.tw/thread-6a8bace6-16d8-e411-93ec-000e04b74954.html